热门搜索
除了药物预防,其实还有很多非药物的方法可以帮助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风险。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监测周期情况以及合理安排卵泡取出等措施来实现的。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非药物的预防方式,看看它们是怎么起作用的。
第一,控制促排卵的节奏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很多姐妹在做试管婴儿的时候,都会打促排卵针,让卵巢多长几个卵泡。但如果卵泡长得太多、太猛,就容易引发OHSS。所以,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来调整用药剂量,避免卵巢被“刺激”得太厉害。比如,有些人的卵巢本来就比较敏感,医生就会选择用温和一点的促排方案,或者减少药物剂量,让卵泡慢慢发育,而不是一下子全冒出来。
第二,定期做B超和激素监测也很重要。这样可以随时掌握卵泡的大小和数量,以及体内激素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卵泡长得太快,或者雌激素水平太高,医生就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比如减少药物剂量,或者提前卵泡取出,从而避免OHSS的发生。
第三,控制卵泡取出时机的问题。如果监测发现卵巢已经被刺激得比较厉害了,医生可能会选择提前卵泡取出,把卵子取出来,这样就能减少OHSS的风险。因为一旦卵子取出来了,卵巢就不会继续被刺激下去了。而且,卵泡取出后如果不马上移植胚胎,而是把胚胎冷冻保存,等身体恢复后再进行移植,也能大大降低OHSS的发生几率。
第四,非常实用的方法就是多喝水,保持体液平衡。OHSS的一个特点是体内液体从血管里跑到肚子或者胸腔里,导致腹胀、胸闷等症状。所以,适当多喝水可以帮助维持体内的液体量,防止脱水。不过,喝水也不能过量,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调整饮水量,避免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
饮食方面也有讲究。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可以帮助维持血液中的蛋白水平,减少液体外渗的风险。同时,避免吃太咸、太油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水肿。另外,可以适当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汤类,减轻肠胃负担。
注意休息和活动的平衡也是预防OHSS的重要环节。卵泡取出后,很多姐妹会感觉肚子胀、不舒服,这时候较好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者提重物,防止卵巢扭转或者破裂。但也不能一直躺着不动,适当地走动一下,有助于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办法是使用预防性白蛋白或羟乙基淀粉输液。虽然这属于医疗手段,但并不属于药物预防,而是一种支持性的治疗。在卵泡取出前后输注这些液体,可以帮助维持血容量,减少OHSS的发生。
如果你是OHSS的高风险人群,比如年轻、体重偏轻、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者之前有过OHSS的经历,那就要更加小心了。这时候除了医生的指导,自己也要特别注意身体的变化,比如有没有明显的腹胀、腹痛、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总的来说,虽然药物预防是降低OHSS风险的重要手段,但通过调整促排方案、控制卵泡取出时间、加强监测、合理饮食和休息等非药物方法,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而且这些方法更贴近日常生活,操作起来也更容易,适合大多数姐妹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使用。
最后提醒一下,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以具体的预防措施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自己在治疗期间多观察、多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也有助于顺利度过促排和卵泡取出阶段,减少OHSS的发生风险。
直营医院节省30%的总费用和50%的时间